222019-07
中医文化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这个原因很重要
中医文化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这个原因很重要 2018-06-21 18:00 来源:中医师承 原标题:中医文化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这个原因很重要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之
查看详情
222019-07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
查看详情
222019-07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的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如当今博得世界赞叹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理论和实战经验的总结,其将阴阳义理在
查看详情
222019-07
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
查看详情
222019-07
《中医基础理论》上册全文在线阅读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
查看详情
222019-07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
查看详情
222019-07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气一元论第二节 阴阳学说第三节 五行学说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三章 脏象一、神志活动二、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三、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四、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五、水液代谢与五脏
查看详情
222019-07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气一元论第二节 阴阳学说第三节 五行学说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三章 脏象一、神志活动二、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三、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四、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五、水液代谢与五脏
查看详情
182019-07
中国中医药60年坎坷发展史
中医药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为我国古今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走到了今天,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后,古老的中医药在新中国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原国家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在采访中一直强调:“回顾这一个甲子的变
查看详情
182019-07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 亿欧导读 ] 随着西医诊断技术和诊疗仪器设备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医在临床治疗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曾几何时在百姓医疗保健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凸显被弱化、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图片来自“123rf.com.cn”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
查看详情
182019-07
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中医药(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1.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
查看详情
182019-07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
宣传中医药文化历史。历史是文化的积淀,中国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有过很多的辉煌。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到东汉的华佗最 早发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中医针灸疗法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创立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的用人痘接种 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等等,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