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5-05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杨赛)为充分运用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技术,发展中医药事业,激励中医药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12月23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双先评比表彰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评比工作正式启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出
查看详情
192025-05
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学经历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历史社会沿革,一直和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息息相关。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各种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历代医家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历史唯物认识观,发扬“医者仁术”和“痌瘝在抱”的救死扶伤精神,在对“巫医”、“巫术”、封建迷信以及各种歧视中医思想
查看详情
192025-05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
查看详情
192025-05
中医发展史,中医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
中医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中医的起源最早是源自原始社会,基本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到如今已经有近5000年的历史。从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入侵,西医的引入,中医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到了文革时期,中医文化也遭到了大量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加强对中医的扶持力度,中国现代的中医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查看详情
202025-02
带你走进中医药文化
1.华夏中医起源“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此处中字年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而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那个时候的中医名称只是为了和西方医学做一个对
查看详情
202025-02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
查看详情
202025-02
《中医基础理论》上册全文在线阅读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
查看详情
202025-02
《中医文化精神》
《中医文化精神》[1] 是张其成教授多年来有关“中医文化精神”论述的论文集,主要从中医文化精神内涵及其体系、中医文化精神核心价值、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医文化的复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体现了作者对中医文化精神的思考和展望,高屋建瓴,立论精辟,是近年来中医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2]书
查看详情
262024-11
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要回归人民
中国日报网5月16日电 5月13日,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就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以及今后开展的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和故宫研究院共同建设,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撑的学术研究机构。故宫研究院中医药
查看详情
262024-11
发展中医药 首先要复兴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 首先要复兴中医药文化2017年12月22日 09:00:20来源:《内蒙古日报》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发展中医药 首先
查看详情
262024-11
中医药传承才能有鲜活生命力
摘要:要在大医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下,培养新时代中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育,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养成教育。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要以中医药文化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医史文献为基础,阐述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外在行为规范。以历
查看详情
262024-11
中医几千年的历史
当我们口袋育儿一谈起中医,总有一些朋友说:“中医几千年的历史”,说起来很自豪的样子。但,这些朋友错了!中医虽然诞生了千年,但我们现在接触的“中医”,历史不足百年!1|《内经》的尴尬对中医来说,最重要的典籍是《内经》。这本书又称《黄帝内经》,托名是“黄帝”所著,其实可能是汉朝人写的,目前所说的《内经》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