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23-09
古老中医的发展简史,相信我国自己的中医文化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随后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
查看详情
182023-09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
宣传中医药文化历史。历史是文化的积淀,中国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有过很多的辉煌。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到东汉的华佗最 早发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中医针灸疗法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创立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的用人痘接种 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等等,都
查看详情
182023-09
中医精髓大全
资料涵盖按摩保健、中医临床、整脊手法、正骨手法、针灸治疗、脐针疗法、艾灸疗法、点穴疗法、耳穴疗法、手诊手疗、足疗保健、中国皇室秘方大全、祖传秘方大全、中国秘方验方大全等等。部分内容编辑卜义长简介国家级中医,特一级按摩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日本武藏野健康中心、东洋医学研究所名誉院长、高级顾问
查看详情
182023-09
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训练构思,看完真的涨知识!
一般来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都应该具备持续不断的组织学习能力、高超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创新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是原创的,独特的,未被前人发现或提出的,要想创新就要不拘一格,不被现有的专业和门类所束缚,能够利用一切相关的现有知识去挖掘探索。旺盛的求知欲正是创新
查看详情
182023-09
医药发展之道在于传承
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将是苍白的民族,即使版图再广阔,都无法避免精神上的流离失所。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就是要强化中国民族的文化力量。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仅包含着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理论与经验,其背后更有着一套完整的,中国独有的世界观体系。它是实践医学、哲学、文学、
查看详情
012023-08
中医药起源
中医药起源《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其实是我们中药最早的起源,我们对药物性味功效的认识,是在不断地尝试中累积下来的。这 个经验累积的过程可能有上千年时间,神农氏也不是一个人,“氏”是氏族的意思,一个人一天 尝了七十种毒草还不死,那是不可能的。《黄
查看详情
012023-08
谈中医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灸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治病手段之一,针灸包括针刺与艾灸,那么针灸是如何起源发展的呢?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针灸起源于中国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近几十年来,随着针灸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认可,一些国外学者却提出了不同看法,如认为针灸起源于印度、斯里兰卡、埃及、欧洲,甚至韩国和日本。如果上述错误
查看详情
012023-08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
藏头药名诗“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花时约过柴桑。白衣寒蚤,体负深杯绿。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波,漂残落木。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此乃清代梁溪诗词大家,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
查看详情
012023-08
一篇文章了解中医药文化史
回顾漫长的中医药文化史,源远流长,宝藏丰富,几千年以来,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彰显着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 原始医学黑暗中摸索前行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祖先们,就已有了医药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
查看详情
212023-06
中医药的文化渊源
中医药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学术知识和书籍文献分为六大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其中前三类是“学”或“学问”,后三类是“术” 或“道术”。医药属于方技的范畴。秦汉以前,方技分为五类: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祝由。其中医经和经方即医术,也就是医药学;神
查看详情
212023-06
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
宣传中医药文化历史。历史是文化的积淀,中国医药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曾经有过很多的辉煌。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到东汉的华佗最 早发明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从中医针灸疗法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创立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从宋代开始就在民间流传的用人痘接种 预防天花的方法到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等等,都
查看详情
212023-06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