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本是国粹的中医,却遭到很多人的诟病,总之中医在中国不受待见了。反而中医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大受欢迎,很多外国人特意来到中国学习中医。你和我真的了解中医吗?反正鄙人不了解,甚至连中药都没怎么喝过。今天,我们不会,也没有资格就中医大发厥词,我只想只想告诉大家一些中医历史上的一些有趣的历史小知识,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中医的兴趣。天呀,第一个中医历史冷知识就亮了。

一、中医也有医闹,而且非常多,闹不好就要砍头呀,妥妥的高危职业。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闹要数华佗了。一代神医华佗就是要给曹操做个开颅手术,就被曹操砍头了,你说冤不冤呢?实际上,华佗并非是第一个被医闹杀死的医生,并且比华佗死得更冤枉呀!据《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期,齐闵王患病,请当时宋国名医文挚医治。文挚诊断后,对齐闵王家属说此病可治愈,但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因为我的药方就是彻底地激怒大王,所以我不敢医治,恐有性命之忧。家属一听就急了,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治好大王的病,保你没事。后来,迫于无奈,文挚只要迎着头皮着手医治。

在事先保密的情况下,文挚真的设计,彻底地激怒了齐闵王。齐闵王大吼了一声,坐了起来,病也好了。但齐闵王大怒,家属没有来得及拦住,就杀死了文挚。这也太悲催了,人治好了,自己的命却丢了。历史上,中医医闹绝不少见,例如历朝历代的太医院有太多的冤死鬼了,为太医院和太医默默地点柱香。

二、“没药”是一种药,这名字起得也太有个性了,真不知道是哪位古代的中医大佬起的名字。实际上,它是多音字,应该读[mò yào],是一种进口的中药材,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三、覆盆子不仅是一种水果,它更是一种中药材,据说它的名字的由来与尿盆有关,满满的味道。相传上了年纪的男子经常服用覆盖子,就不用晚上起夜小解,从此尿盆覆盖不用,故名“覆盆子”。实际上,覆盆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关于覆盆子的黑历史都被爆出来了。看它以后怎么在水果界混呢?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后来不断地改进。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莫要丢掉了老祖宗的东西后,才追悔莫及。然后再去跟外国人学习中医,那就尴尬了。不管你信与不信,但我有点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