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具收藏应自成一派

虽然具有收藏价值的医疗用具涵盖了如今众多主流收藏门类,但在韩顺平看来,医疗用具收藏还是应该自成一派,这对于传承弘扬传播中医文化具有重大作用。


“中医学源于生产实践活动,它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指导实践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其形成过程中各种文献资料和器具保存了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各类医疗器具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证实中医起源于中国。医疗用具收藏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中医器具的系列化可以窥探出中医的发展脉络。


图片

比如,甲骨文字目前共计发现十万片,其中三百多片都是记载着有关疾病的问题,这类文献就可以证明医学起源于实践而并非巫术;再比如,大批医史文献中抄本、写本和处方保留了许多名医经验,虽没有印刷发行,但其潜在的实用价值不可小觑。在实际工作中,我就发现很多古代医疗典籍上的古方在今天仍然有效,仍然能够治病救人,收藏的过程也就是在不断发现、保护、传承这些古方的过程,让古人的医学智慧在今天仍然能够造福于人。”韩顺平还表示,很多医疗器具还有实物研究的价值。比如他成系列收藏的各种药捣子大多具有铭文和堂号,包括清乾隆太医院、同仁堂、达仁堂、千芝堂、鹤年堂、草菴等药房、药店使用的药捣子精品一百余件,这对于研究近现代的医药学发展和中医药的经营状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医疗用具藏品有补涨空间

虽然目前在收藏领域中,医疗用具收藏还只能算是小众收藏,基于医疗知识储备的门槛限制,普通人收藏医疗用具精品的难度也比较大,不过在韩顺平看来,医疗用具在未来的升值空间是比较大的,需要有眼光的藏家给予一定重视。


“以医疗用具中的书籍类举例,就目前的拍卖市场行情分析,书画和子部书籍,动辄百万甚至数千万元,而医史文献类书籍尚在起步阶段,目前拍品中上百万元级藏品罕见,因此这类藏品有很大的补涨空间。


图片

从最近几年的市场情况看,古旧书市场中的医学典籍也正在呈现逐年减少状况,说明有眼力的藏友开始介入,未来的涨势是可以预见的。在动植物标本类方面,根据我的观察,这类藏品近年价格有所启动,如降香(海南黄花梨)、檀香(老山檀香)、黄檀、沉香(奇南沉)等价位已于几年前抬头,并且成长势头凶猛。而矿石类如水晶、石英石、钟乳石等随着喜好这类工艺品的藏家增多,近几年价位补涨势头也值得关注。”韩顺平认为,医疗用具中具有收藏价值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藏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投资收藏,相信在未来会得到回报。


摘编于今晚经济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