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相继淳安县委十三届十九次全会上提出“康美千岛湖”的战略部署,都已将健康行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而在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举措、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保障健康之路上仍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中医知识传承不强。当今社会老年病、慢性病三级预防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过度劳累、久坐不动、吃饭过饱、熬夜晚睡的生活方式都背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中医理念,导致疾患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都是等有病才上医院,中医学整体观及治未病、养生观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二、中医技术普及不广。淳安地域广、人口分布散、农村医疗相对落后,百姓对健康知识,特别是操作简便的中医适宜技术比如:刮痧、拔火罐、穴位按摩、冬病夏治等防病治病技术兴趣浓厚。淳安县中医院医生多次下基层、进乡村走访时了解到广大百姓对中医养生知识的渴望和信赖,希望得到更多专业中医技术人员的指导。
三、中医人才培养不多。目前县内一批名老中医年龄渐大,年轻医生成长赶不上社会对中医技术人才的需求,解决中医人才缺少是目前迫在眉睫之事。
四、中医文化创新不够。中医与养生、中医与健康密不可分。就千岛湖本身优势而言,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亮出养生特色,一定要定位“中医养生”项目,这样才能促进千岛湖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目的,进而成为千岛湖新的亮点。
针对以上“四个不”如何来传承创新,继而推动我县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百姓健康,为打响康美千岛湖添砖加瓦呢?下面概括为“四个结合”。
一、与“旅游”相结合。多渠道开设中医保健机构,比如: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名医馆等等,加大对其宣传;千岛湖各大酒店、餐饮设立中医药膳房,休闲产业开设中医理疗:将旅游产业与养生保健紧密结合,让不久的将来呈现给大家的是:一提到旅游圣地就想起千岛湖,一想到千岛湖就浮想起这里拥有最纯正的中医养生特色项目,进而打造千岛湖养生圣地新特色、新名片。
二、与“养老”相结合。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解决“老有所医,弥补医和养各自存在的“短板“,是目前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并且能够解决“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这一难题,理应在养老机构介入中医养生、有病治病、无病疗养、三级防病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特别是中医技术对老年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能在养老机构实施,即有利病人身心健康减少交叉感染,又能发挥床位的真正利用价值。
三、与“生态”相结合。千岛湖拥有好山好水的自然环境,有临歧、大市高山中药材基地,因此可以说千岛湖的中药材是纯正生态的自然界产物,,再者依托县委县政府对中药基地的大力扶持,加大对我县中药基地的建设和宣传、引领生态健康。然而中医药后继人才青黄不接,中医人才缺少是目前迫在眉睫之事,政府应加大对中医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中医养生技术持续发展。
四、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推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为更多的人提供中医保健知识;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让祖国的未来从小接受中医文化,培养对中医知识的兴趣和了解。
办理单位:卫计局
办理状态:已回复
郑华征委员:
你在县第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如何传承和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建议》已转卫计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对此提案的办理作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做特做优县中医院,继续实施医疗资源下沉,“十三五”期间完成三级乙等中医院创建;县一医院、县二医院和县妇保院设置中医类科室和中医病房;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完成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鼓励开展省市重点中医学科创建。
二、推广普及中医技术知识。2017年县中医院成立淳安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定期组织全县中医药人员参加培训每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5项。积极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开展中医药服务健康管理率达到60%以上。建立“基层中医药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医药科普知识师资,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进社区活动。
三、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鼓励社会投资进入中医事业,先后引进和实施淳安新富中医骨伤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咸春堂、八正堂、元澍堂、仁医堂等中医门诊部,民办中医氛围日渐浓厚。
四、创新传承中医药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交流活动,公开征集淳安中医故事、收集编撰淳安历代中医人物、收集淳安民间中医单方验方偏方、整理淳安地道中药材名录,将中医中药宣传纳入健康教育宣传内容,组织健康教育宣讲团到基层开展中医中药知识宣讲,通过健康教育专刊、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介多形式宣传中医健康文化。
五、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继续落实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提高中药、中医诊疗项目报销比例政策。以《中医药法》实施为契机,完善中医药扶持政策。
最后,感谢您对卫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