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97年前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已经变成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希望的巨轮;只有几十个人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从嘉兴南湖到江西井冈山,从陕西延安到河北西柏坡,从红土地到黄土地……重温了我们党95年来走过的艰苦卓越的非凡历程。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强调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有经史子集,有琴棋书画,有各地方、各民族的歌舞戏剧,有数不尽的中华美食,有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有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有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其中,作为生命科学范畴的中医药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财富,经过了五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中医药不仅没有淹没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反而被代代流传下来,而且愈发精深。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增强民族自信,传承好中医药,要求我们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使记载在古籍、融入在生活、使用在临床的中医药理念、方法生动起来,彰显时代价值,释放文化魅力,服务大众健康。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坚持有扬弃的继承、有鉴别的对待,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既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用起来”,也要让原创的科技资源“活起来”。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药学与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一道,是中华文化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守护与发展中华文化,要从我们做起,从全社会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免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走进新时代,党和国家越发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加强人文素质和医德修养建设,更要牢记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知难而进,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作贡献。重温经典,跟学名师,做真中医人,做苍生大医,初心不改。中医人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让我们共同努力,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